客服热线:19857115139
图片报道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华民族饮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时起,许多文人墨客和养生大家就在诗文著作中提到各种饮食养生的心得和方法,为后人食疗及烹饪等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其中五味学说作为饮食养生之始祖和根本,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历代医家补充,逐步完善了五味理论。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是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食物真实味道的反映,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食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映,获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五味不仅是食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食作用的具体描述。

 

       《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古人对五味所具有的功效高度的概括。其中:

 

       辛,能散,能行,是指辛味的药食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功效。比如生姜发散风寒;萝卜、芥菜头下气消食;紫苏叶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红花活血通经等。

 

       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像乌梅敛肺止咳,苹果止泻,杨梅止渴止泻止呕,石榴止泻止血等。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功效。如人参大补元气,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

 

       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的作用。如苦瓜清热利尿,秋葵清热利湿,苦杏仁降气平喘等。

 

       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如海藻、海带,大多数海鲜都具有软坚化痰的作用。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药食的作用有趋向于某一脏腑功能系统,对这一系统有较特殊或选择性的作用。中医学把这称为归经。酸味药食入肝经,比如金桔、山楂;苦味入心经如黄莲、莲心;甘味入脾经,如大枣、山药;辛入肺,比如生姜、薄荷、陈皮;咸入肾经,如海参、生蚝等。但这仅是一般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如枸杞味甘,补肝肾而不是补脾土;柚子味甘,酸,归肺胃两经,具有下气、化痰、消食、解酒的作用。因此不能机械看待,更多是以食物本身所具有的作用来确定其味,根据身体所处的状态来选择药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五味属五行之中,同样也有相生相克的关系。饮食中如果五味摄入平和,则食物五味能化生阴精阳气,滋养五脏气血;反之,则阳虚阴亏,气血衰少。《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说的就是五味偏盛致病,五行相克的具体体现。过食或偏嗜均会伤及五脏,导致疾病的发生。就像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过吃甘甜易得糖尿病;过食酸辛易患胃肠病;过食咸味易患高血压病、肾脏病等”,道理也是相通的。

 

       总的来说,人们要依据自身身体状态,根据五味所具有的功效,做到饮食有节,切忌偏嗜或过量,这才是五味饮食养生之根本。


举报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