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养生
1、养生之意。“养生”,意思是顺应自然,科学系统地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
2、佛经谈养生一词。有指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也有养育生命之意。
(二)道家及医学养生文化
1、《黄帝内经》
(1)生命起源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
(2)天人相应学说:顺应自然的养生观,为防病养生之先河。
(3)生命发展规律的提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生命周期的变化。
(4)衰老的变化过程: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易导致早衰。
(5)提出养生总方针:《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越剧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饮食养生观。《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饮食有节,五味调和;饮食有常,物我相适;饮食以时,四季五补;饮食洁净,进食宜忌。
3、起居养生观。顺应自然法则,起居有常。
4、运动养生观。华佗提出“动以养生,动以祛病”,发展导引术,如禽戏。
5、动静结合养生观。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三)儒家养生文化
1、强调精神调摄--礼。
2、注意身体护养。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
3、饮食卫生观。孔子之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4、情志养生观。仁者寿。
5、居安思危之道。性静者多寿考。
6、孝道养生观。《礼记内则》:“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伙食忠养之”。
7、胎教优育养生观。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
二、佛教养生文化
(一)佛教人道生命观
1、生命轮回思想--生命的永恒。六道轮回,而人苦乐参半,为六道中枢,成佛成魔,皆在一心。人身难得。
2、因果报应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善恶无记观,有如是因,则有如是果。
3、佛性论--生命的希望。佛性,人人本具,见性成佛。身体的健康只是永恒生命的驿站,成佛才是真正的养生。
(二)佛教重视养生吗?
1、苦空无常的生命观
(1)生命的基本规律--生、老、病、死,诸苦煎迫
(2)生命的结局--荣华富贵总是空
(3)生命的本质--命在呼吸间,瞬息而逝。
2、杜甫的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
(1)古代高僧多高寿。古人七十则稀少,而高僧过百岁者可见遍见于诸多文献。
(2)当代高僧也长生。以中国着名的高僧中,年过百岁者甚多。
3、什么人可以得长寿?
(1)世间的成就与生死无关,有宗教信仰也不一定长寿。
(2)营养、运动、道德和寿命。营养与运动是长寿之助缘,非正因。道德高不一定高寿,山上生活极其艰苦的百姓,吃着菜蔬,却高寿者极多。
4、长寿的因和缘
(1)长寿因。祖辈德行所荫的基因长寿说;善业所致长寿报的善有善报;三世因果报应的宿命报;存善心好心的长寿内因
(2)长寿缘。外缘:环境优美,家庭幸福,太平盛世,风雨有时,无有瘟病,社会祥和;内缘: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心境和顺,劳逸有度,知长寿道,恒心不退。
三、佛教养生之道
(一)佛教养生总则
1、长寿的条件:经常做些主动的和集体要求的运动和劳动;出行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路程和目的地;要断除不正当的淫欲;饮食要适宜、适量,避免过生或过熟,要仔细盘算适宜不适宜;有病要服医生之药,照医生的话做;要避开灾害、厄难之事;要远离凶险的戏乐活动。
(二)养生之养心术
1、常存清静心。清静心为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即指无执着之心。
2、常存平常心。平常心又称赵州平常心是道,或平常是道。意谓无思量计较的平常心就是道。搬柴运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即是神通。
3、常存欢喜心。凡夫境界,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
4、常存善良心。指与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等法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
5、常存和悦心。和,六和敬,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悦者,悦意,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悦乐,谓如来说法音声,悦可人意,而爱听无厌也。悦耳,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悦众,谓知其事、悦其众之意。
6、常存安乐心。安乐,身安心乐也。
7、常存慈悲心。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
8、常存菩提心。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
9、常存诸佛心。佛心何物?心之自性是也。故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也,发见佛性谓之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