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仿佛是设计界的一面明镜,映照出世界设计的趋势和现状,同时也是一声良心的提醒:设计不仅是关于选择豪华沙发的质地,更是关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全球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移民大潮,难民问题同样在设计的领域显露无遗。奥地利维也纳一群设计师为聚集于当地的操着各种语言的难民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符号的指示系统,为他们提供各种最基本的生活指导,也可以帮助他们辅助交流。2015年10月,他们将这套符号系统上传到网络,目前已经被下载了400多次,这套系统被运用于欧洲各个地区。
为操着不同语言的难民设计的指示系统
这套系统已被运用于欧洲各地
瑞典家居巨头宜家也推出了“难民家居套装”,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些轻质隔热面板组装成完整的房屋。这样的设计确实比传统的帐篷更进一步,但依然有待完善。据说苏黎世不久前退回了向宜家预订的62座小屋,因为他们在测试后发现其外壳具有“易燃性”。
宜家推出的难民家居套装
宜家推出的难民家居套装
文化艺术类的工程依然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今年一些重要的建筑项目也榜上有名,例如OMA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普拉达基金会、赫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的泰特美术馆扩建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新建筑和旧建筑互相融合的典型案例。此外,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哈尔滨歌剧院也位列其中。
哈尔滨歌剧院
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师也提供了“拯救生命的设计”。这是阿尔普工程(Arup engineers)设计的一套结构性评估方法。2013年,孟加拉国的拉纳广场纺织厂轰然倒塌,造成了1100名工人死亡。阿尔普工程提供的这套评估方式已经在孟加拉国全国4000个工厂中进行实践,并对其结构进行加强,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由此,优秀的设计可以是一套可行的方法,未必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物件。
随着大气污染变得愈发严重,清新的空气似乎变得愈发珍贵。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雾霾净化装置。雾霾净化塔运用离子技术在公共场所创造出一个无霾空间。雾霾净化塔收集的灰尘颗粒将被压缩做成“雾霾宝石”,这是人类对抗雾霾的实物纪念品,每一枚雾霾宝石都代表了人类重获1000立方米的清新空气。这个项目9月起在中国北京启动巡展。
雾霾净化塔
设计师对于人类面临问题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一款游戏也进入了本次的入围名单,《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从平民视角来呈现一场战争。白天,玩家需要修缮房屋,为维持生存准备食物,晚上,玩家需要在夜色掩护下外出寻找补充品。他也许会遇到军队或抵抗组织、野蛮的劫匪、求助的邻居、无助的乞丐、孤苦的老人……玩家时刻在生与死之间挣扎,也需要面对自己的良心做出善恶抉择。他能够坚持到战争结束的时刻吗?
游戏《我的战争》模拟战争之下普通人生活
特蕾莎·丹科维奇的《可以喝的书》是针对非洲等水污染严重的地区设计的。其内页布满了纳米颗粒,可以单独撕下来,平均一页纸可以过滤100升饮用水,一本书即可以满足一个人四年的饮水需要。据检测,高度污染的水源,用银和铜纳米颗粒过滤后,仍能实现99.9%的净化,达到美国的饮用水水平。
除了人道主义的干预,近年来,设计师对数字化的生活也有很多新的构思,入围名单反映了设计界对于开源、分享的兴趣。
三位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生开设了一个按需制作的时装公司,人们可以通过点击按钮来订购时装,他们通过在线界面选择图形样式,数字编码的针织机器就会为你完成这件服装,每件衣服都是按需生产,但价格却很平民。
设计师弗兰克·柯克曼(Frank Kolkman)的创意更加惊人,他设计的“开放手术”(OpenSurgery)机器人可以让病人在家中施行微创手术。柯克曼得知一些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开始通过Youtube的视频来分享在家中对自己施行治疗的过程,他希望这台机器人可以在未来帮上一些忙。通过3D打印技术,再从网上购买一些手术工具,人们就可以在家中制作这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依然需要一个外科医生远程操作,但这台机器理论上可以在任何地方制作,并且其成本仅为商用手术器械的一个零头。也许未来人们就可以坐在自家的扶手椅上接受一台心脏搭桥手术。
可以在家DIY的手术机器人
“SH:24”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性健康测试服务。这个网站可以向人们免费提供衣原体、梅毒、淋病、艾滋病测试的取样包,将之寄回实验室,人们就可以收到测试结果的回馈,一切都将在保密措施下进行。
设计师戴夫·哈肯斯(Dave Hakkens)的“珍贵的塑料”(Precious Plastic)项目向公众传授如何建起一个自己的“塑料工作坊”。跟着网上公布的步骤,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出相关机器,用这些机器,他们可以将身边的塑料废品回收利用,制作成新的物品。
塑料工作坊
对于动物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们有所了解,但随着VR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体验身为一种动物的感受。通过“果汁软糖激光盛宴”项目,参与者可以从一只蜻蜓的视角游览英格兰森林。
从一只蜻蜓的视角游览英格兰森林
交通类设计同样充满巧思妙想,包括一个外观酷炫的自行车头盔,它内置一个加速度计,会自动亮起刹车灯和转向灯;还有一个GPS装置,它可以以简明方式,指出目的地的方向和距离。
带转向刹车灯的自行车头盔
指示目的地的自行车
长期以来,宇航员只能通过吸管从密封袋子中饮水。不久前,一个意式浓缩咖啡机被送上太空,但这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在微重力环境下,萃取意式浓缩咖啡时产生的泡沫缺乏浮力,并不会自动上升到液体表面——当然,咖啡根本不会乖乖待在一个普通杯子里,所谓液体表面也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概念。那么,在太空中,宇航员到底能不能好好喝一杯咖啡?这不仅是生活质量的问题,同样也是重要的物理问题。
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穿着《星际迷航》中女舰长凯瑟琳·珍妮薇的制服在太空舱中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
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一些经常被重力掩盖的较弱的力浮现出来,例如液体的表面张力。为此,科学家设计出了这个真正的“太空杯”。一个独特形状的透明杯子,背后集合了润湿效应、结构效应、表面张力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当嘴唇触到太空杯时,一种毛细连接建立起来,就如同水浸润了餐巾纸一样,它使得饮用者可以接触到饮料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