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怪:饭前掼蛋赛一赛
淮安人流传着一句话“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足见淮安人对这一扑克游戏的喜爱。这项活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逐渐成为淮安的城市名片。
第二怪:高沟蹄膀捆着卖
高沟捆蹄是淮安美食中食香味俱佳的一道出场冷菜,始创于清代后期,精选猪蹄膀肉为主料,以干肠衣捆扎,配以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肉果、甘草、橙皮等辅料,经过20多道工序制成。捆蹄色泽酱红,食之不腻,回味无穷。
第三怪:板闸皮肚是头菜
皮肚是猪的肉皮再制品,口味独具特色,系淮安区的土特产品。淮扬菜讲究的就是“淮产烹淮菜”。直至改革开放前,烩皮肚作为喜宴“头菜”一统宴席多年。
第四怪:软脰长鱼用料是脊梁盖
我们知道,这个“软兜长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为新中国开国第一宴上的菜品,用料必须是黄鳝的脊背肉。
据说,古代汆制长鱼,是将活长鱼用纱布兜扎,放入带有葱、姜、盐、醋的沸水锅内,汆至鱼身卷曲,口张开时捞出,取其脊肉烹制。成菜后鱼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夹起,两端一垂,犹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带。
食时,可以汤匙兜住,故名“软兜长鱼”。
第五怪:码头羊肉汤不赖
在淮安,“先上汤,后上菜,先动勺子后动筷”。淮安古镇码头的汤羊肉闻名遐迩。汤羊肉经过特殊的烹调加工,汤,鲜、美、香、爽;肉,酥而不散,具有健胃强身之效。
第六怪:淮安茶馓论枝卖
茶馓是淮安著名的土特产伴手礼之一。清咸丰五年,镇淮楼旁的茶馓名师岳文广,改进了茶馓制法,生产出享誉中外的鼓楼茶馓。
茶馓制作时,用上等精白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俗称一支),每支呈梳状、菊花形等网状图案,放入麻油锅中泡炸捞出,工艺一气呵成。
第七怪:蒋坝鱼圆醋汤怪
古镇蒋坝位于洪泽湖东畔,水产丰富,其中有一道用白鱼或青鱼加工做成的佳肴——鱼圆,乃淮扬菜系中之名品。
蒋坝鱼圆形状有圆有长,色泽雪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第八怪:钦工肉圆摔不坏
有俗语说:“钦工肉圆撂过墙,拾起还是圆又光;掉在地上跳几跳,吃到嘴里嫩又香”。作为清代著名“贡品”的钦工肉圆,如今是淮安人家常菜中的一道美味。
第九怪:平桥豆腐中有鱼脑袋
平桥豆腐是淮扬菜系的“扛鼎之作”,经济实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腻,清素入肺。据传当年乾隆下江南,经过平桥镇时,当地富商用鲫鱼脑和鸡汤调味,烧制出平桥豆腐,让乾隆皇帝赞不绝口,成为淮扬名菜。
第十怪:盱眙龙虾誉海外
听:“轻轻拉着你的手,掀起你的红盖头……”别想歪,这可是淮安人为吃龙虾而作的剥虾口诀。
淮安的小龙虾生长在洪泽湖区域、淮河岸边,生态环境优越,肉质紧实鲜美。炎炎夏日,与三五好友相约龙虾馆,不管是经典的“十三香”、蒜泥龙虾,还是创新派的冰镇、碳烤、椒盐口味,点上数斤,啤酒佐之,你来我往间,成就了淮安独特的美食风景。
第十一怪:小壶喝酒比喝茶快
你知道吗?“壶中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淮安人重情重义,也识酒、好酒,都说“酒品如人品”,酒桌上处处流露出淮安人的真性情,酒过三巡后便是推杯换盏,不断将酒席气氛推向高潮。
第十二怪:朱桥甲鱼营养帅
淮安人常说:“壶中小天地,人生大舞台”,淮安人重情重义,也识酒、好酒,都说“酒品如人品”,酒桌上处处流露出淮安人的真性情,酒过三巡后便是推杯换盏,不断将酒席气氛推向高潮。
第十三怪:蒲草做成招牌菜
相传,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被金人围困,粮食断绝,在淮安城文通塔下勺湖岸边,发现马吃蒲草,联想到人可吃蒲草的根茎,从而渡过了难关,故民间称蒲菜为“抗金菜”。其中,又以开洋蒲菜的做法最为经典。
第十四怪:涟水鸡糕百搭菜
涟水鸡糕以其丰富的营养,细腻的口感,明亮的色泽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
城内姚姓大厨绞尽脑汁,做出一盘细腻上口的鸡糕,吃得皇帝满头冒汗,赞不绝口。
第十五怪:文楼汤包管当筷
“轻轻提、慢慢移、先吸汤、后吃皮”。道光年间,淮安河下镇上的老店文楼出了一味美食,厨师陈海仙改进烹饪技艺,将包子改成汤馅,皮薄透明而不破,口张汤满而不溢。
汤料选用蟹黄、老母鸡汤、鸡丁、猪五花肉、虾米等20种原料拌制而成。
第十六怪:水煮茶中放韭菜
水煮茶是金湖的一道特色土菜,叫茶又不是茶,“茶”是茶点之意。先用面粉和水,摊成薄薄的面饼,将面饼切成二寸左右长条后,放进葱蒜佐料,加水煮熟,放入切好的韭菜,即可盛碗食用。
第十七怪:阳春面条情常在
来碗阳春面,寓意常(长)来常(长)往。淮安人喜欢以一碗素净的阳春面作为宴席的收尾主食,寓意朋友情谊如这碗面一般连绵不断。
传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至淮安,避开百官,品尝了面摊上的清汤面,金灿的油花和点点翠叶却让他赞不绝口,赐名“阳春面”,沿用至今。
第十八怪:青萝卜当作水果卖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一向有“小人参”之称。冬季吃萝卜对人体非常有益。萝卜本属蔬菜,但在我们大淮安,萝卜可是当作水果卖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