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减少,秋燥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鼻子、耳朵和咽喉易受到秋燥损伤,诱发过敏性鼻炎、耳鸣以及咽喉肿痛等,从而增加身体不适。为防微杜渐,生活方面应注重保养,避免外邪入侵。
如何保养鼻子、咽喉和耳朵?
1、鼻子
秋季脾胃虚弱,再加上肺气虚,外界风寒之邪易入侵,从而造成肺失宣降和体液淤滞,最终诱发过敏性鼻炎,表现为流清鼻涕、鼻塞和鼻子瘙痒、打喷嚏等。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补脾、补肺和补肾,能提高抵抗力,去除体内风寒。当出现鼻塞时,不妨用冷水洗脸,具体的方法是:鼻子浸入冷水坚持5秒,反复做3次即可,能促使鼻子血管收缩,减轻鼻塞问题。每天早晨和晚上用清水洗一次鼻子,不仅仅清洁和滋润鼻黏膜,而且也能提高耐寒能力。坚持按摩鼻子,2个手指轻轻的掐住鼻梁,以合适的力度上下揉搓即可,能促进鼻腔血液循环,减轻鼻子不适。
2、咽喉
秋季燥邪可伤害津液,造成鼻子和咽喉干燥,影响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运动,使得其功能失调,降低防御能力,抵抗力下降,外界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导致咽喉瘙痒、咽喉有异物感等。平时应调整好室内湿度,相对湿度达到50%~55%左右,正确用加湿器,能滋润咽喉部黏膜、毛囊和皮肤等;多喝水,也可以选择蜂蜜水或罗汉果茶;注意饮食甘润清淡,黄瓜、西红柿和雪梨以及莲藕等,具有滋阴保津功效;也可以把适量的太子参、西洋参和麦冬共同放在锅中煮成粥,同样也能滋阴润燥。
3、耳朵
秋季早晚温差大,可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尤其是耳部血液循环不畅时可影响耳部神经,易造成耳鸣和眩晕,甚至导致突发性耳聋。因此应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早晨和晚上出门时应戴好帽子;推荐每天喝1~2碗三七黄芪粥,能起到活血化瘀功效。
温馨提示
需知道,咽喉、鼻子和耳朵之间彼此相连,不管是哪一个器官发生病变,就会连累其他器官,因此应积极治疗。尤其是反反复复咳嗽、气喘和鼻塞时还需立即就诊,不可拖延。平时做到劳逸结合,减少熬夜;做到营养均衡和适度运动,尽最大程度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