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近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专家撰写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发布。
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1]
心血管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目前,烟草使用、合理膳食、身体活动、健康体重、健康心理等五大因素影响着我们的血管健康。[1]
烟草使用
2017年,中国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占了全球因烟草使用而死亡人数(830万)的近三分之一,烟草使用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
吸烟,包括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系统有害,吸烟增加心血管病、卒中的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
合理膳食
专家指出,中国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但膳食结构有待改善,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趋势,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上限水平,其中,农村居民脂肪供能比首次突破30%的推荐上限。[1]
身体活动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显示,中国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率为33.9%。除70岁以上人群外,20~39岁人群经常参加锻炼率最低,60~69岁人群最高。[1]
2007年中国居民患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癌症和2型糖尿病直接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未达到WHO推荐标准)的比例分别为12.3%、15.7%、8.5%、11.3% 和13.5%,同时,因缺乏身体活动而导致的超重或肥胖还可进一步加重这种风险。[1]
健康体重
2014~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China PEACE)对270万35~75岁人群的调查显示,女性年龄标化腹型肥胖(腰围≥85cm)率为32.7%(32.6%~32.8%);男性(腰围≥90cm)为 36.6%(36.5%~36.8%),估计全国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1]
心理健康
一项meta分析发现,在基于医院的23项研究中,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51%,0.5%~25.4%为重度抑郁症;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病率为34.6%~45.8%,3.1%~11.2%为重度抑郁症。[1]
心脑血管也需要“解暑”
在高温、高湿这对夏日“双煞”的影响下,人体全身血管扩张、大量出汗甚至脱水,血液黏稠、血氧含量下降、心跳变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心脏泵血负荷,引起心肌缺血、心力弱竭甚至心肌梗死。
正因如此,每年夏天,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的时节:
▶气温超过32℃,中风的发生率会较平时高出66%;
▶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饮食、营养和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健康饮食需要注意减少糖、盐、反式脂肪酸、高胆固醇食物。预防心血管疾病,可以尝试下图的“地中海饮食”。
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也能让心血管更健康。
▶加强锻炼,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注意避免久坐,学会给自己减压;
▶避免疲劳和紧张,坏情绪会让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作;
▶远离烟酒,避免接触二手烟;
▶每年一次健康体检。
心血管疾病是日积月累的慢性疾病,年轻时每一天的膳食营养和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影响到未来十几年的健康,要防范于未来,就要从现在做起,年轻人更需要关注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