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857115139

低温和大风何以增加心梗风险

   2018-12-13 215 0
核心提示:《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而冬季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做好预防和救治工作对患者生存和预后有极大的影响。为此,本版特组织系列文章,介绍有关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急救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瑞典科学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跨度长达16年的队列研究数据分析显示:恶劣天气,尤其是低温,与心肌梗死风险升高关系密切;而低气压、较高的风速和较短的日照时间也是独立的心肌梗死诱因。

恶劣天气极易使心肌梗死发病率迅猛上升

  那么,寒冷时节的低气温和冷锋过境为何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对于心肌梗死高危人群,在遭遇极端天气时应如何自我保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对这些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做出了解答。

  “瑞典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低温、寒潮、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极易使心肌梗死发病率迅猛上升。”教授介绍,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北欧、北美等国家,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也很常见。临床中,由严寒加重的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疾病在黑龙江省相当普遍。

  教授补充说,因寒冷与心血管事件密不可分,故寒冷地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所致的心血管事件,在冬季表现得更为严重。研究表明,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冠脉事件发生率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他心血管疾病所致心力衰竭相比,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力衰竭更易受气温所左右,在冬季心肌梗死酿成的心力衰竭为42%,而在夏季这一比例仅为13%。

  极端气温可使血压、血液黏稠度、胆固醇和心率发生变化。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易受极端气温影响的人群亦不断增多,并且增加了未来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教授解释说,天气寒冷,会使人体的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大,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加大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概率。另外,天冷之后人体运动相对减少,尤其是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如白领阶层的上班族,本来血液循环就比较慢,加上天冷时偏向于高糖、高脂肪等高热量食物的大量摄入,带来血糖偏高、血脂异常等不利因素。所有这些原因,又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致使心肌梗死、心脏猝死事件随之升高。概括起来,寒冷应激可通过诱导交感神经兴奋、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适应性产热增加使ATP生成不足等机制而致急性心肌梗死,因此成为急性心肌梗死重要的“推手”。

  教授谈起这样一个病例。48岁的张先生,身体平素一直很好,仅有点儿轻微的高血压,每天清晨都坚持到离家不远的小公园跑步。去年底的一个早上,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31度,但是他不顾妻子的劝阻,仍然顶着风雪到公园晨练,结果没跑几步就突然昏倒在雪地上。在当地医院,张先生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半个心室壁因缺血而大面积坏死。经紧急施救,他才保住了一条命。在介绍张先生的病情时,田野教授通俗地解释说,这位患者一直有高血压病史,尽管表现程度轻,但同样能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逐渐变狭窄,终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这种病大的诱因就是寒冷的天气——室内外温差大于四五十摄氏度,在此种低温天气下进行户外锻炼,使他的血管骤然收缩,痉挛和闭塞,后因心室壁供血减少甚至断流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降雪也极有可能危害心血管健康。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学者利用1981年~2014年间加拿大魁北克省环境和健康管理数据,分析了降雪量和降雪时间与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或死亡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降雪20厘米之后,男性患者的心肌梗死入院和死亡风险随之增高;降雪24小时后,风险显著上升;且这种关系在降雪后次日明显,而两到三天的持续降雪会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这些数据对有暴风雪地区的公共卫生政策有一定影响,提示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应考虑在冬季之前就要开展宣传教育,以便在降雪前让群众及早提防心肌梗死,对高危人群提出相关建议。

  教授提醒说,在极端气候或反常的气象条件下,人们应提高警觉,加强防范,规避潜在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做好自我保健工作,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防寒保暖;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人和老年人,在气温骤降、冷空气过境或大雪袭来时,须尽量减少晨练及户外活动。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孕妇怎么吃燕窝才营养?

上一篇:

“潮流饮品”竟是新型毒品 可致人死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