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857115139

3种错误养生,伤肝又伤肾

   2022-04-24 新浪网 274 0
核心提示:3种错误养生,伤肝又伤肾

 就拿喝茶这件事来说,各种「养生茶」让人眼花缭乱:有清火护肝茶、有祛湿减肥茶、有补肾补气茶……

  然而杭州有位52岁的大爷,却因为喝「纯草药」保健养生茶,把自己喝成了肾衰竭。

  No.1

  纯天然保健茶,把大爷喝进透析室

  64岁的任大伯患有「三高」和痛风,从朋友那里知道了一种纯天然「网红痛风保健茶」,便迫不及待地买来尝试。

  结果喝了一段时间,痛风不仅没好,反而发现小便量减少。到医院一查血肌酐高达278μmol/L(正常人<104μmol/L)。一周后全身都肿了起来,特别是脚背,一按就是一个大坑。赶紧去肾内科就诊,医生们调出任大伯既往的体检报告,发现他的肾脏基础情况本就不是很好,长期饮用这款“保健茶”更是雪上加霜。

  最终肾内科医生们使用了血液透析治疗,才让任大伯的症状得以改善。

  No.2

  这些食物,吃错「养生」变伤身

  随着养生产品的越来越普及,很多产品触手可及,甚至在超市都能买到。但是,吃不对,小心「养生」变「伤身」。

  (1)五谷养生粉,长期代餐伤肝肾

  不少人习惯早上起床后直接冲一杯「五谷养生粉」就充当早餐了。

  所谓的五谷养生粉,一般是用各种黄豆、芝麻、红枣、山药、百合、葛根等粗粮和中药一起研磨而成。

  

  闻上去香喷喷的,吃起来甜甜的,看似养生又健康,事实却不然。

  •   一方面,里面添加的中医药比如石斛、枸杞,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过敏体质者很可能对「某些成分过敏」。

  •   另一方面,如果添加了何首乌、白果等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更需要慎重,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肝、肾毒性」。

  •   最后,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粗粮等研磨成粉,会导致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各种营养成分的流失。长期吃养生粉冲的「糊类」食物,不经过充分的咀嚼还会导致口腔中的消化酶无法消化充分吸收。

  (2)养生零食,暗藏「高糖高脂高热量」

  很多广告宣传的「养生零食」,添加各种「中药」成分,却往往避不开高糖、高脂、高热量。比如:

  猴菇饼干:往往除了未知成分的保健食材外,跟普通饼干并无不同,逃不开添加糖、油。

  山药片:除了原来料由薯片变成了山药,但加工同样需要高温油炸,含有很高的反式脂肪酸,甚至是过氧化脂致癌物。

  阿胶蜜枣、茯苓饼等:添加了大量的蜂蜜、白砂糖,含糖量较高。

  长期高糖、高脂肪饮食,是导致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元凶之一。

  (3)中药养生茶,喝错反伤身

  「保温杯里泡枸杞」这种朋克养生法,在职场打工人中很流行。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养生茶。比如:

  •   胃溃疡、胃部不适者:茶中含有茶碱,会影响胃酸分泌,进而影响溃疡部位,加重病情。

  •   便秘者: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能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诱发便秘。

  •   儿童和孕产妇:茶中的鞣酸会影响身体对钙、铁等影响物质的吸收。

  另外由于养生茶除了常规的茶叶、枸杞菊花、玫瑰花等成分,往往还添加「决明子、白果、何首乌」等复杂的中药成分,对肝、肾功可能有影响,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肝、肾毒性」。

 

  No.3

  买保健品,一定记住这一点!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一定要记住:保健品≠药物!

  目前保健品市场问题较多,最需要我们警惕的是非法添加禁用成分的问题:

  比如号称能降脂的,添加他丁类药物;号称能减肥的,添加西布曲明;号称能降糖的,添加二甲双胍;号称改善睡眠的,添加安眠药......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孕妇怎么吃燕窝才营养?

上一篇:

6个看上去很健康的养生方式,其实都是名不符实,你相信了几个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