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随着视野逐渐开阔,我才了解到,禁食猪肉是伊斯兰教义的规定。维吾尔族人并不都信仰伊斯兰教,也并没有吃猪肉的禁忌。
然而,当我离开东风农场到外地上学后,却发现学校和周边地区,无论聚餐还是聚会不管参加的人里面有几个少数民族,甚至只有一个少数民族,大家都会为了他去清真餐厅。令我奇怪的是,我们学校食堂也是清真的,汉族同学不论是否喜欢吃牛羊肉,也只能跟我们一起吃清真餐。更有甚者,有人竟然抵制、指责清真餐厅使用非穆斯林人士、职工食堂聘请汉族厨师做饭。
这是为什么?抱着这样的疑问我观察着周围,答案在我内心呼之欲出,我却始终没有勇气面对。直到拜读了巴楚县“访惠聚”工作队的干部玉苏甫·热西提的文章——《朋友,你不必专门为我找清真餐厅》。玉苏甫·热西提用简单通俗的话语,结合亲身体会道出了许多维吾尔族同胞的心声,使更多同胞获得了精神上和饮食上的解放。他说出了我一直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令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点赞,更令我陷入沉思。
回想自己在南疆生活、工作的40多个年头里,穆斯林的清真饮食习惯是阻隔在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生生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犹如一面看不见的围墙。宗教的不一定是民族的,把所有的宗教教义教规说成民族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极端认识和极端行为,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清真泛化”,是宗教干涉群众正常世俗生活的极端化表现。
明白了这些,我决心从自我做起,虽然我只是一个微小的个体,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与亲属、朋友、同事的交往中,我发现,很多人对“清真”的理解有偏差。怎么能够改变他们的认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民警,我拥有与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优势,因此,我循序渐进地从生活中的点滴事件、习俗中的科学依据慢慢解释,并以身作则,为他们讲明民族宗教政策,树立信心,引导身边的人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主动辟谣、揭露各种谬论。渐渐地,我的周围形成辐射放大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多的人们认清了真相,摆脱了禁锢。
长期以来,我们的生活习俗被宗教习俗取代。在我工作的三师公安局,部分少数民族民警、辅警的生活陋习一直存在——因为不习惯吃汉餐而不吃、因为不习惯用现代产品而不用、因为害怕连自己都没选择过的宗教教条会惩罚自己而不敢为。这样的观念必须转变,民汉融合不是一个口号,移风易俗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作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我始终站在第一线。作为少数民族的民警,学好用好国语,使用国家通用文字办公、办案和交流是必须做到的。在我们的不断努力和监督下,如今三师公安局的民族同志人人能说普通话,人人能写规范字,公共场合都说国语,案卷中也很少出现错别字。
作者和各群众在一起
三师公安系统的少数民族民警、辅警,在多年的工作中与汉族同事有着同袍情谊,却往往因为“清真”这堵墙,始终无法毫无阻碍的相亲相爱。今年,在党委班子的言传身教中,我作为其中一员身体力行,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和熏陶,三师公安局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多次到基层派出所检查指导工作,每当派出所的汉族同事建议找清真餐厅吃饭时,我都会主动提出在派出所食堂用汉餐,维吾尔族、汉族同事之间立刻拉近了距离,同桌吃饭,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
如今,三师公安局的少数民族民警、辅警和汉族同事亲如一家,全都自发要求单位聘请汉族厨师做饭。无论师公安局、垦区(城区)公安局的食堂,还是各个派出所、看守所的食堂,全都改建非清真食堂,让同志们自由选择。在品味舌尖上的解放方面,我们走在全疆前列。在民族习俗上,我们打破陈旧的观念,改变了过去民族风俗中落后的东西,在家具陈设上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在三师公安局,我们不分彼此,因为我们深深体会到,不论我们的民族如何,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得知图木舒克城区公安局女民警迪力努尔·玉素甫想要穿破世俗的围墙,克服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困难与汉族民警结婚时,我们对她鼎力支持,对那些心存疑虑的朋友、同事进行引导,在领导班子的感召下,使他们转变了观念,成为坚定的打破陈旧思想的支持者,树立了时代的新风。
推翻围墙,别让饮食禁忌祸害了我们!推翻围墙,解救我们被宗教禁锢了的精神和生活,让各族儿女不分你我相亲相爱,促进交融、交流,共同生活得更加美好。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