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揭露养生保健机构的乱象,不少养生保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养生“养出”伤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尽管如此,保健养生不该被妖魔化。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保健养生的需求将只增不减。虽然如新闻所报道的,有人因为拔罐不当而中毒昏迷,还有人因为接受错误的药物熏蒸而丢了性命,但客观地看,这些只是个例。刮痧、拔罐等中国传统保健方法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不必因为这些极端案例对保健养生产生抗拒心理。
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对保健养生缺乏一个科学专业的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2016年12月,人社部确定“保健调理师”是唯一一个保健类职业。根据统计,考取这一证书的约有150万人,全国从业人员却超过了1000万。显然,这里头必然有滥竽充数者。于是,这些南郭先生、南郭小姐上来就给客人“号脉”,诊断结果也成了套路:女士往往“气血不足”,男士多是“肝肾阴虚”。
长此以往,受损害的是行业的声誉。如果因为受到利益驱动,只会给家人捏捏肩膀的朋友也能混入保健行业,那就有几分欺诈的嫌疑了。既然相关证书是存在的,就应明确准入机制,如此就能让那些极端案例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众所周知,讲究细水长流的传统中医养生本就遭受部分人的诟病。要想获得消费者的充分信任,从业人员的资质必须得到认证。
传统保健养生行业若缺乏专业性、科学性,还会带来另一个后果,那就是监管缺位。倒不是有关部门不想管,只是谁来管、怎么管,还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中。养生按理该由卫生部门管,保健品该由食药监部门管,店铺似乎又该归工商部门管。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没法管。这就给了某些打着养生旗号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因此,明确保健养生的科学流程以及相关部门的管辖范围,应该是当务之急。
在百姓,尤其是老年人中间宣传科学的养生观,同样必不可少。如今,广大老年人希望延年益寿的心理,加之在相关知识上的匮乏,极易被部分心怀鬼胎之人利用。据媒体报道,一位老太曾花费20多万买下天价保健品,将药贩子认作干儿子,还扬言要“手刃”前来阻止的女儿。欲防止有人将养生保健“神棍”化,就该把科学的保健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告知长辈们。
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于近日表态,将在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施行后,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相信有了科学的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后,行业中的某些乱象应该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总而言之,中医保健养生行业不能成为一个灰色空间,它完全可以更科学、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