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12月21日既是进入“一九”的第一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节气,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中风者也增多。 因此,相对于刚入冬来说,冬至养生更为重要,正确选择养生方法,效果事半功倍。
冬季养生“六原则”
定时起居。冬至时昼短夜长, 应适当调整睡眠时间,尽量做到早睡晚起,最好是天亮后再起床。 如果是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起床时间不宜过早,建议7点以后再起。 要做到缓慢起床,醒来后立即起床,否则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
注意保暖。 冬至时节,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温度会明显下降,需特别注意保暖。 身体暖和, 气血才能更加畅通,避免各种疾病发生。冬至时节要特别注意脚保暖,尽量穿厚一点的袜子和鞋子。
多做运动。 每天坚持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 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也能改善身体代谢, 增加血液循环。不过运动时间不宜过早, 建议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去锻炼, 此时体内阳气升发, 运动效果会更好。 尽量以户外运动为主, 可在阳光较好、风小的时候外出运动, 避免长时间待在室内。
保持愉快的情绪。冬至养生情绪也很重要,良好的情绪会成为很好的养生药物,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也可提高抵抗力,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避免肝气郁结,减少生病几率。
食补温肾。 冬至气温越来越低, 所吃食物应以温性食物为主, 不过过多进食温补类食物容易导致上火, 因此要注意适量食用, 也可选择具有滋阴益肾效果的滋补类食物。
药补要对症。身体过于虚弱者,冬至可选择药补,但需辨证用药。部分人习惯用膏方进补,但是膏方进补的适宜人群多为免疫力低下者和慢性病患者, 普通人无需进补膏方。且膏方需根据个人体质辨证使用,如自行购买,在不对症的情况下服用,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冬季养生“六不做”
忌吃得太咸。冬季有的人觉得吃饭没胃口,喜欢吃点咸菜或者重口一点。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雪梅提醒,按照中医理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 而肾主咸,心主苦。 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 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忌久坐不动。冬季是养藏的季节,高强度运动会令人大汗淋漓,同时会耗伤阳气。 所以推荐散步、打太极拳等和缓的运动为主。 此外,可以练练八段锦,可在室内进行不受场地限制的运动。
忌情绪起伏大。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 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忌过早去锻炼。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运动时间的原则是“跟着太阳走”,意思是应当选择温度最高、有阳光的时候进行健身, 这样更容易活动开,从而避免身体损害。 早上运动一定不要太早,中午是比较适合外出运动的时段。运动时候还可以晒太阳,冬至时节气候寒冷, 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
忌整天不开窗。 建议室内温度还是宜控制在18~22℃, 切忌紧闭门窗, 要常开窗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长期不开窗、 不能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流通, 很容易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 包括病毒、 细菌、 霉菌等, 而且一旦发生感染, 也容易传染给家人。
忌洗澡时间过久。 在冬天, 因为房间大都是封闭的,在浴室洗澡时间长了,容易氧气不足,湿热蒸腾,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气虚之人,会出现危险。 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为好。
冬季进补“六个一”
一把大豆:补充蛋白。天气骤冷,免疫力容易下降。稍有不慎, 感冒病菌就会趁机侵袭。“饮食方”里第一个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抗体的物质基础, 而抗体可以帮助人体与外界“异物”作斗争,维持正常免疫力。 针对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每天吃一把大豆, 即30至50克黄豆、黑豆或青豆等,轻轻松松就能摄入丰富的蛋白质,且不会额外摄入胆固醇。
一碗羊汤:温中暖下。羊肉炖萝卜汤, 羊肉温补, 萝卜补阴, 所以羊肉炖萝卜可以阴阳双补,用白萝卜、胡萝卜各200克, 羊肉250克, 然后加一些姜、料酒、适当的食盐,炖熟食用,可以起到补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
一个午睡:保护心脏。冬季午睡能缓解疲劳,补充阳气。午睡时,正值心经当令,能够保护心脏,休养心血。 不过,天气越发寒冷, 午睡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一节莲藕:清热润燥。冬季因天气干燥、 饮食过热常造成人体燥热上火,因此,一般情况下冬季饮食养生常推荐一些清热润燥的食材,莲藕就不错。冬天吃, 不仅能清热润燥, 还能“上下通气”,是顺气佳品。
生吃可以把莲藕洗净去皮,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切成薄片凉拌就可以了, 也可以将鲜藕洗净去皮榨汁,与鲜梨汁、甘蔗汁等混合饮用。 能够治疗热病口渴、燥热等症状,而且对于缓解痤疮症状也很有效。 熟吃可以做成鲜藕炖排骨、糯米藕,也可做成藕肉丸子、藕肉饺子、莲藕粥等。藕性由寒变温,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一组穴位:护好阳气。冬季要护好阳气,调节阴阳。可以按摩或艾灸一些穴位, 比如说足踝的太溪穴, 腹部的气海、神阙,胸部膻中穴这些穴位。
一个梨:缓解干燥。梨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秋冬季节少不了的宝贝食物。 中医认为梨具有生津润燥、 清热化痰的作用。直接生吃梨生津解渴,熟吃润肺止咳。不过要注意,梨为性凉之品, 多吃容易损伤人体脾胃,食之适量,方可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