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经济时代,年轻人正成为养生的主力军。“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之类的“养生”是当代年轻人在熬夜、不健康饮食的同时,又疯狂自我补救的方式。最近,“熬夜水”在社交平台走红,消费者大多是25—35岁的年轻女性。“熬夜水”也备受资本青睐,相继涌现出了愈加多元的网红品牌,瞄准年轻人的“养生经济”释放出无限可能。
打出养生茶饮概念
最近,以中药冷泡萃取而成的“熬夜水”正在成为主角。“一整根人参,配合蜂王浆蜂蜜、葛根和胎菊”“能真实地看到一颗颗原材料,红枣、贡菊、罗汉果”……这些看得见的“真材实料”,搭配“养生滋补”“喝了就能赶走熬夜的疲惫,召回元气满满”等宣传语,极具诱惑力。不同品牌的“熬夜水”在风格与内容上几近相同,主打的均是中式养生茶饮或草本养生的概念。
在北京朝阳区某养生茶饮店,一位点了店内“黑枸杞橙皮美式”的消费者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喝这种打着养生旗号的咖啡,但更多地只是为了尝试,并没有期待它能有什么特殊的功效,该消费者还曾尝试过“熬夜水”:“个人觉得味道有些奇怪,不过仁者见仁,肯定会有消费者偏爱这个口味儿。”
据该店微信公众号客服表示,“熬夜水”主要作用是补气和缓解疲劳。
折射“大健康”需求
这些所谓的“熬夜水”,真的能通过混搭人参、红枣、贡菊等,达到减轻熬夜负担的普适性功效吗?
国家注册营养师Lily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人参、菊花、罗汉果和蜂蜜确实对人体有好处,但是想着喝了就能放肆熬夜是不可能的。尽管单纯从这些成分上来看都对人体有好处,但是抛开剂量讲效果,也是无稽之谈。
大连中医药大学硕士杨菱表示,“熬夜水”未必适合所有的“熬夜星人”。“熬夜后的身体反应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没有一种固定的药方适用于所有人。”抛开普适性不谈,药材的萃取方式也会影响药效的释放。某些饮品宣称的“冷萃”和“浸泡”能释放出多少药效,也有待商榷。
“这些饮品更多是心理作用。”一位对健康食品长期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食补在于日常健康饮食,市面上推出的各种‘概念性’食补饮品,功效上并没有得到过验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熬夜水”未必真的能消除熬夜的不良反应。年轻人对“熬夜水”的追捧,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如今消费者对“大健康”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很多食品或饮品,没有‘健’字号‘蓝帽子’,即非保健品,是不允许对功能进行宣导的。”朱丹蓬解释。这也就意味着,一些主打功效的品牌产品,如果在功效无法被验证的情况下,进行功能性宣传,还有可能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