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主收,万物收敛,阳气渐敛而热气逐渐向地下渗透,为由热转凉、由阳盛转向阴生之时。因此,此时养生要注重养阴,以收敛为原则,让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秋之气。
居养生
早睡早起《黄帝内经》中说,秋季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进入立秋后,夜渐长昼日短,应增加晚上的睡眠时间。早睡可以养阴敛阳,早起可调畅肺气,符合秋季滋阴养肺的养生之道。
增减衣物立秋后,虽阳气渐弱,天气开始转凉,但夏季暑热之气未散,白昼仍会有气温较高之时,俗称“秋老虎”。夜晚及初晨凉风习习,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变大,要根据气温变化加减衣物,夜间睡觉要盖好被子,防止着凉。虽然白天气温高,但湿度不如夏季,因此还要注意室内不要过于干燥,保证一定的湿度。
调整身心进入秋天后,往往会感觉到困倦疲惫,精神不振,其实“秋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体经过夏季的过度消耗以后,在秋季进入一个补养和休整的阶段,使身体内外状态达到平衡,以适应秋季的气候,即《黄帝内经》所谓的“秋收”。此时可以适当多摄入营养。同时通过运动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来顺应气候的变化。立秋养生,注重养阴。立秋后,阳气慢慢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此时气温仍较高,天气干燥,正是温燥之气较重的时候。温燥之气进入人体后,容易损伤阴气,消耗津液。故养生要注重养阴,且阴盛可以制约阳气,收敛阳气而不散失,从而适应秋季收敛的特点。
膳食养生
减辛增酸立秋后饮食应以“减辛增酸”为原则,以收敛肺气。《黄帝内经》言:“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辛味会发散肺气,饮食上要适当多吃酸性食物,少吃辛味食物。《备急千金药方》亦指出:“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葱、姜、蒜、韭菜、辣椒、胡椒粉等为辛味食物,应当少吃。乌梅、山楂、橄榄、葡萄、苹果、柚子、石榴等为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保养肝脏,可适当多吃。
少燥多润润肺除秋燥。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少吃过燥食物。秋季燥气正旺,容易损伤肺脏的阴气和津液,立秋时应通过饮食来滋阴润肺,生津润燥。可适当食用黑芝麻、枸杞子、百合、糯米、大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液生津,以升阴气,以养华盖之肺。
一些煎炸食物以及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物都应尽量少吃,以防加重燥邪伤肺,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同时避免燥热之气在体内蓄积。肺脏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温燥之气易侵犯肺脏而伤津耗气,从而破坏肺脏的正常功能,引起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所以立秋时当滋阴润肺。
药膳食疗
天冬萝卜汤
材料:萝卜30克,火腿100克,天冬15克,食盐、葱花等适量
做法:将天冬洗净,加水熬1小时取汁待用。火腿切薄片,萝卜切成丝锅内放1000毫升水,先将火腿片下锅,煮开后将萝卜丝放入,并将煮好的天冬汁加入,盖上锅盖,煮开后,加盐调味,再略煮片刻,放葱花等调味即可。
功效:止咳祛痰,消食轻身。
枇杷莲藕百合羹
材料:枇杷、莲藕、百合各30克,白砂糖、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百合洗净;枇杷洗净,去皮、核;莲藕洗净,去皮、切片,在锅里放入百合、枇杷肉,莲藕片,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煮,待百合、枇杷肉、莲藕软烂成泥时,加入白砂糖和水淀粉搅匀,煮沸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适用于防治燥热伤肺引起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