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857115139

睡好觉胜过吃补药,古人的睡眠养生智慧学起来

   2021-08-06 潇湘晨报 313 0
核心提示:古人非常重视睡眠,认为睡好觉胜过吃补药,有“熟寝通宵即大丹”的说法。睡眠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如果晚上睡不好,第二天

古人非常重视睡眠,认为睡好觉胜过吃补药,有“熟寝通宵即大丹”的说法。睡眠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如果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不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会异常烦躁。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睡眠呢?古人对此早有研究,我们来学一学古人的睡眠技巧。

睡眠黄金时间

古人的子午觉是我们现在经常被强调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子时指夜里23时~凌晨1时,属一日时辰中的阴中之阴,同时阳气初生,阴阳俱虚,所以此时段必须休息。午时指中午11~13时,此时是一日时辰中的阳中之阳,阴气初生,阳气由此由盛转衰,所以午后需稍事休息以培补阳气。子午之时,阴阳交接,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此时静卧,可避免气血受损。

晚上熬夜不可取,明代谢肇淛的《五杂俎》中曾说过:“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意思就是,读书的时间不能超过子时,如果熬夜读书的话将严重透支健康。明代陈继儒在《珍珠船》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如果每晚11点仍不睡觉,对肝血消耗巨大,日久伤及肾。会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肤色暗沉,痘痘、出油等各种问题冒出来,这时候就是天天用昂贵护肤品,拼命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带来的伤害。

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不然,根本补不回来。白天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身体气血其实已经损伤大半了。医书《十问》可是说了:“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至于午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高质量的午睡并不需要很长时间,10~30分钟即可让你精力满电。国外研究证明午睡不仅有利于提高记忆力,还能降血压。如上班或上学条件有限,中午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

《类修要诀》中总结了四季的起卧规律:“春夏宜早起,秋冬任宴眠,宴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句中“宴”是“晚”的意思。直白讲就是,春夏两季应该早起,早不能早过鸡叫(凌晨3~5点);秋冬两季适合晚起床,晚不能晚过日出(凌晨7~8点)。

合适的睡姿选择

人睡觉的姿势主要有仰卧、俯卧、侧卧三种。

侧卧是许多人常用睡姿,有时即使仰卧入睡也很容易转为侧卧。由于肝经位于人体两侧,且《黄帝内经》言“卧则血归于肝”,“肝主藏血”,因此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能养肝气肝血。

《希夷睡诀》提倡:右侧卧,则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左侧卧,与前相悖。佛门规定右侧卧,名之曰“吉祥睡”,这也是有科学道理的,人的心脏在左侧,如果左侧卧则可能压迫心脏。需要注意的是,侧卧时应确保枕头能给肩膀足够的支撑,过高和过低的枕头都可能引起肩颈不适。

趴着睡,睡姿如老虎俯卧。传统认为龙即是肝,肝主血;虎即是肺,肺主气,有人认为趴着睡能养肺气,可以增强肺脏机能。但对于颈椎病患者或颈背部不适者来说俯卧是最差的睡姿,这种睡姿不仅对颈椎和腰背部造成过多的压力,也会对胃部的肌肉产生压力,“胃不和则卧不安”。俯卧时头颈部长时间转向侧面,致使颈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是引起落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仰面朝天躺在床上,这种睡姿最不为古代养生家所提倡。

当然,在睡觉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一个姿势是不太可能的,可以选择感到最舒服的姿势入睡。如果仰卧使得你打鼾更加严重,那么不妨采取侧卧的姿势;俯卧是不推荐的,如果有俯卧的习惯但又想避免俯卧的话,可以在身体的侧面放上枕头以防俯卧。

安眠之法

很多时候,失眠都是因为躺在床上千头万绪胡思乱想。南宋·蔡元定《睡诀》指出:“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要想在晚上11点前入眠,提前上床静心安卧摒除杂念也很关键。明末清初医家曹庭栋所著《老老恒言》中的 “操纵二法”值得我们学习。“操”须先“贯想头顶”(意念领先),而后“默数鼻息”(用鼻子呼吸,并默记其次数),然后再“返观丹田”(再把意念收回到自己的丹田中来)。如此反复多次,便可使“心有着落,得不分驰”,渐渐进入梦乡。“纵”与“操”相反,“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心静,忘己,“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要想有好的睡眠,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寝不语

中医认为,肺为五脏华盖,主出声音,当人躺下后肺即收敛,如果此时言语,则易耗损肺气。肺好像一口钟一样,不悬挂不能发声。另外,睡前说话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

2、卧不覆首

这一说法源于《千金要方》:“冬夜不覆其头,得长寿。”蒙头睡觉一来影响气血的运行,二来可能引发头部出汗,腠理舒张,从而令病邪乘虚而入。覆首而卧会影响到呼吸的顺畅,降低睡眠质量。所以,卧不覆首的讲法也是很有道理的。因此《三叟长寿歌》中亦写道:“夜卧不覆首。”

3、睡眠不可忧虑恼怒

睡时一定要静心安稳,如果睡下以后总在思虑日间或过去未来的杂事,甚至忧愁焦虑,不但会失眠,而且对身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凡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从而导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恼怒,还应防止任何情绪的过激。

4、睡前不可进食

临睡进食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伤害脾胃。如睡前感觉饥饿,吃东西后宜稍休息一段时间再睡。老百姓常说:“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这的确是个值得注意的养生经验。

5、睡卧不可对灯

《千金方》中说,睡卧对灯光,“令魂魄及及六神不安”,使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

6、睡时不可张口

孙思邈说:“夜卧常习闭口”是保持元气的最好方法。张口呼吸有很多缺点,不仅不卫生,而且使肺脏易受冷空气和灰尘等的刺激,胃内也易进入凉气。

7、卧处不可当风

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人体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风邪的侵袭。《琐碎录》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8、卧时不可头对火炉(暖气)

《琐碎录》说:“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头部温度过高,睡醒后会觉得昏昏沉沉。同时容易在入睡后将被子撩开,反而着凉。

9、眠不北向

出自于《老老恒言》,原文讲:“首勿北卧,谓避阴气。”《千金要方》也说:“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古人为什么忌讳向北而卧呢?很简单,北者,阴也。头部作为诸阳之会,睡眠时北卧,易受阴气所扰。尤其是秋冬季节,风寒之邪易从北而来,若于睡眠中直入于脑,则容易形成风寒头痛,甚则影响一身气血运行。睡眠时头的朝向确实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孙思邈主张:“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即春夏两季头朝东睡,迎接阳气,秋冬两季头朝西睡,安养阴气。如果是嫌麻烦或者需要补阳气的人群,可以简单地保持头朝东的睡姿,就是很好的睡眠养生法了。《礼记·玉藻》要求“恒东首”,即一年四季均头向东睡。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孕妇怎么吃燕窝才营养?

上一篇:

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从养生的角度出发,夏天就应该热着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