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学生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时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相对高于成年人。“这一时期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重视学生的营养状况。”德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杨莉说。 我国学生的营养问题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杨莉在接诊中也经常遇到这两种情况:营养不足是指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营养过剩表现为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造成上述营养问题的原因主要与学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杨莉说,不吃早餐或者早餐质量差;爱喝碳酸饮料,爱吃高油高糖食物;膳食结构不合理,动物性食物或脂肪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等摄入不够;在外就餐现象越来越普遍;户外运动少、缺乏体育锻炼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营养健康。 家长应保证孩子每天的食物多样,每天至少12种、每周达到25种以上,注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300毫升牛奶,饮食少盐少油少糖,基本上就能解决孩子营养不足或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学生每天要吃早饭,早餐要吃得好,要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多在家吃饭。”杨莉说。学生应积极运动,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形式要多样化,每周参加至少3次有助于强健骨骼和肌肉的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5次以上柔韧练习(如拉伸、压腿及扭腰等运动)。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