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上生活,要注意保暖,高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在阴暗的寺院殿堂里待时间长了也是很寒冷的。另外,保持身体的干燥也很重要。环境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养生就是利用环境中有利于健康的因素,消除其不利因素,以保障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方法。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其地势高低、气候冷热、山林湖泊、物产资源及居室明暗与燥湿、宁静或嘈杂、通风好坏等方面因素对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都有一定影响。
还有就是,西藏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气压、气温低,空气稀薄,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必然产生影响。祖国医学《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西北之气,散而寒之”等语。说明西北高寒,对人体的影响。气候也可以按垂直高度来划分,即使在西藏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气温、湿度、光照气候要素也不同,对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就有所不同,如长期生活在藏南较低海拔的林芝、察隅、亚东、樟木等地的藏民,对水土湿润的环境能适应;生长在藏北高原的牧民,则对寒冷、干燥的气候更能适应,这说明了人体有随着环境的转换而能自行调节的机能。
在《四部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中,就有不少章节分别叙述了日常的起居行为、季节性的起居行为、临时性的起居行为、合理与适量的饮食、食物禁忌、防老和补养等内容。还强调人人要做到“三点两会”,即生活起居点、维命饮食点、调养方法点和养老延年会、滋补强壮会等。具体方法有:顺四时,节阴阳,调精神,适环境,节起居、饮食,艾炙、按摩(擦身)、气功、药补、运动、音乐等,这些均贯穿于衣食住行各方面。尤其提出要“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
藏医养生家认为,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统一整体,养生应从整体出发,主张促进机体的平衡稳定,强调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要注意不同季节的起居,增加营养和滋补身体,有病及时治疗。在高原环境下应动静结合,采取适度的运动,可把人体的精神、形体、气息三者能动地结合起来,对机体施加整体性的影响,从而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动静结合的养生,还能对旺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加深睡眠,增强体力抗缺氧力,延缓人体衰老和健康长寿是有益的。
近现代随着高山探险的广泛开展,人们对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专家、学者认为,高原低氧气候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病情。在雨雪增多,湿度增大,气候下降的条件下,常使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的患者感到胸闷、头胀、两眼发肿及全身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