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五大前提
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础。而当我们要想获得健康,获得长寿,并长期的保持身体健康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时,必须具备以下几条:
第一:气血充盈
《黄帝内经》云: “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后天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全在于气血。气血通过气道(经络)、血脉与五脏六腑以及其他器官相连,循行全身,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气血的推动,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反过来,五脏六腑通过功能活动又能将饮食中的水谷精微化生成气血,它们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影响。公众号:洗髓功熊猫
第二:经络通畅
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因此,想要养生,保持经络畅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冬季,大家很重视进补,但是如果经络堵塞,补什么都没有用!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
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当经络不通时,我们最初的感觉就是疼痛,正常情况下,身体的某个部位会莫名的疼痛,这就说明此处的经络是不通的。
疼痛气血不通:冷
在某种情况下,经络不通的时候,我们的气血都被堵住了,这时候我们会产生“冷”的感觉。
除了我们的脑袋发凉以外,我们身体的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最常见的就是手脚发凉,这就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我们的气血在经络间的流通决定身体部位的温度,只有在气血旺盛的情况下,体温才是正常的表现。所以发冷的部位一般都是经络不通,气血不易抵达所致的。
热气不通:热
这种经络不通所导致的热,一般表现为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干燥,低热,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从而积聚在某处引起的。
经络彻底堵塞通:麻和木
这种情况大家肯定都遇到过,比如我们在桌子上睡觉,醒来的时候下半身麻木。这是经络不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这是因为我们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经络不通的两种形态: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第三:骨正筋柔
《黄帝内经》有云: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延寿十年
骨硬而筋柔,缚骨者为筋。筋之于骨,互为阴阳。阳刚者为骨,阴柔者为筋;筋主动而为阳,骨主静而为阴。人因有骨而立,因有筋而行。一阴一阳之谓道也。骨有病则立不能中正,筋有病则动为之不利。骨气有余则刚硬太过,不足则痿;筋气有余则肢体抖 擞数动,不足则欲动不能。
膀胱经是人体的排毒经脉,是也是人体抵御寒气的一个屏障,膀胱经通,寒气则难以入侵,体内排毒顺畅,减少体内毒素堆积,身体更健康长寿。再有,多拉腿部筋经,有利于改善腿内侧的肝经,脾经和胃经。这三条筋脉通,则身体通畅,肾功能强,身体畅通。
第四: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因此,阴阳平衡很容易会被打破。这是因为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并非绝对的静止的平衡,阴阳两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又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协调,如此,才有我们身体的健康。
第五:修心养性
修心:使心灵纯洁
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
修心养性益健康,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修心养性,就是让人心不致动荡不安,达到陶冶情操,平衡心态,事事想得通,顺其自然规律,积极适应环境,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做到控制好自己心情,不生不切实际的妄念。这样人体心情处在心平气和状态下,生理功能平和有序,达到了养生保健,心理平衡,心态良好,这种状态就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