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中医认为三焦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可以这样说,三焦是一个统管全身的大系统,与气血,经络,体液密切相连,形成一个大循环。
三焦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有的孩子容易口臭,积食,便秘,手脚冰凉,尿床等,都与三焦功能失常有很大关系。所以家长帮孩子调理好三焦,让三焦畅通无阻,全身气血才会通畅,孩子健康得到保障。否则,三焦不通,易生百病。
如何判断孩子三焦通不通?
从部位上来分三焦: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等脏器。它是分属于胸腹部的三个区域。 从功能上来分三焦:上焦如“雾”,指心肺的敷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泄作用。 总的说来,三焦是输送水液、养料和排泄废料的通路。
如何判断孩子的三焦是否通畅呢?
上焦不通:反复感冒,怕风怕冷,出汗异常,经常打喷嚏,容易过敏,咳嗽气喘,胸闷等。
中焦不通:体形消瘦或肥胖,体弱无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积食;经常便秘或便溏;口气重,易患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
下焦不通:精力不足,注意力,记忆力差,情绪不稳,易恐惧,怕黑;手脚冷,大小便频多,大便软,3岁以上还经常尿床等。
拍打三焦经可通利三焦
通利三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拍打三焦经,可让经络保持通畅,对疏利三焦气血很有效果。
三焦经分布在人体的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不管是外面的东西要进去,还是里面东西要出来,都得经过门,都得转门轴,所以中医学里有一种说法叫“三焦为枢”,也就是枢纽的意思。只要把这个枢纽疏通了,孩子的一些常见病就可以避免了。
循行路线
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
拍打时间
最佳时间是在21点至23点,这时候是三焦经当令,气血在此时达到顶峰,所以这时候拍打效果最好。
拍打方法
家长手握空拳,从孩子的肩膀开始,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循行路线往下拍打,一直拍打到手腕。拍打时稍微用力,并保持一定的节奏,每侧每次拍打10分钟。
最后调理三焦的关键穴位要记牢
除了拍打三焦以外,家长给孩子调理三焦的时候也可以多给孩子按摩以下三个穴位,分别改善上中下三焦功能,促进三焦功能正常运转,防病保健。
膻中穴:是八会穴之气之会,有“气之海”之称,意思是说膻中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按摩此穴可宽胸理气,活血通络,调节上焦心肺功能,让全身之气通畅无阻。
定位和操作: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摩此穴,力度以孩子稍有痛感为宜,每次10分钟。
天枢穴:胃经要穴,大肠经的募穴,是中焦气机升降的枢纽。经常给孩子按摩此穴,可调节中焦脾胃功能,对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腹痛腹胀,胃口差,便秘腹泻等有治疗作用。
定位和操作:位于肚脐旁开2寸(约三横指),左右各一;可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在孩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先向下按压,然后按揉,顺时针,逆时针各200次。
阴交穴:为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三脉交会穴,《难经》说:“下焦者,治在脐下一寸”。正是阴交穴的所在,给孩子按摩此穴,可调补下焦原气,调节下焦肾功能,通利大小便。
定位和操作: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可用拇指指腹按摩,每次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