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喝茶可以补充维生素,甚至有了藏区人民需要靠煮酥油茶来补充维生素的传说。因为泡水通常用开水,很多人又纠结“开水会不会破坏维生素”。比如通常绿茶是用80 °C左右的水而不是开水来冲泡,就有很多人说是为了“避免破坏维生素”。
看到一篇文章,煞有介事地讨论这个问题:
文中写得洋洋洒洒,“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核心的理由如下:
在茶中,茶多酚容易发生氧化变成茶黄素――大家泡出的茶水没有马上喝,颜色会逐渐变深,就是茶多酚氧化的结果。铁离子和铜离子对这个氧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而维C具有抑制作用。
也就是说,是“维生素C使得茶多酚更稳定”,而不是“茶多酚跟铁离子铜离子结合,使维生素C更稳定”。相对来说,维生素C比茶多酚更容易被氧化。
这只是说这个结束牵强附会。更关键的原因是:茶水里,几乎就没有维生素C――既然没有,自然也就谈不上会不会被开水破坏了!
在食品营养数据库里,有茶水的营养成分表。
维生素含量是0,其他维生素也几乎都是0。有一些矿物质,但是基本上就是来自于水本身。
换句话说,茶水中的“营养成分”,少到完全可以忽略!
茶水是茶叶冲泡出来的。即便是在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没多少。
在各个茶类中,绿茶的加工工艺可能是最容易保持维生素的。根据这个数据,100克绿茶中的维生素C含量也不过19毫克。在数据库中还能查到红茶和铁观音的维C含量,前者是8毫克/100克,而后者是0。
即便是以绿茶为例。一泡茶用4克茶叶,几次冲泡出500毫升茶水,已经算是比较浓的了。即便是茶叶中的维C全部溶到茶水中,也不到1毫克,浓度更是接近于0了。
人们每天需要的维C是100毫克――要500克以上的绿茶茶叶,才含有这么多的维C。
那篇文章的最后说:
这倒是说得没错。因为茶中几乎没有维C,当然怎么喝都不可能喝到“维C补充过量”。就像白开水中没有糖,你通过喝白开水来补充脂肪,当然也不用担心“脂肪摄入过量的问题”呀。
茶确实是一种健康的饮料。纯的茶水无糖、无脂、无热量,有各种不同的风味,还有一些茶多酚、茶氨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如果这些“活性成分”真的有益健康,自然很好;如果不能,也没有什么坏处――能够让喝水变得更加开心愉快,就是茶最大的价值。
题图来源:pixabay
文章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作者本人公众号“松鼠云无心”,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家以推动科学传播行业发展为己任
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08年4月。我们希望像松鼠
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的坚果,分享科学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