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深山密林中,经常有些印度教、耆那教的苦行僧,盘膝静坐在树荫下或泉水边,全身赤裸,双目微合,恪守着原始的“制欲、勤行、正坐、止息”的宗教法典。尽管他们终年靠化缘钵食为生,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但是寿命却往往高于常人。其中有些人虽已年逾花甲,依旧神采奕奕,精力旺盛。据说,“他们的生命之泉,源自瑜伽”。
瑜伽是印度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养生健身术。它是印度医学、保健、长寿学的宝贵遗产。据本世纪初发掘的古印度废墟——摩亨殊达罗出土文物考证,早在五千多年前,印度古代劳动人民就已开始从事瑜伽的锻炼。数千年来,印度瑜伽师徒口传心授,世代相承,积累了许多经验,创立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到目前为止,印度流行的瑜伽功法,大致可分为瑜伽静坐、瑜伽硬功和瑜伽体操。
静坐法是最古老的瑜伽修行之法。印度教最具权威的《吠陀本经》,把静坐法描绘为“静虑、内省,三分形现,七分神隐”。可见,它是修炼内功的功法。经过现代化医疗仪器测试,静坐练功时,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血液循环加快,氧耗量减少,肺内氧浓度增高。练功后,人的神经和肌体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印度瑜伽师有种说法:“人的寿命与呼吸的节奏有紧密联系。”比如,“狗每分钟呼吸50次,可活14年;象呼吸20次,可活百年;蛇呼吸2-3次,可活500年;人每分钟呼吸14-16次,可活百年以上。”因此,瑜伽静坐法特别注重意念调息的练习。有位多年练功的青年工人,掌握了一种瑜伽休克技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才呼吸一次。他的瑜伽教师、印度著名瑜伽大师潘·夏尔玛,虽然已年逾九旬,却可以被埋在地下数小时之久而不致窒息死。印度医学界认为,“夏尔玛所从事的是一种人为的冬眠术,如将此法推广,可极大地造福人类。”
瑜伽硬功是另一种修行功法。它主要由练功的瑜伽师控制呼吸(类似我国气功的运气),使体内产生一种抵御外界创击的能力。功力较深的瑜伽师,可以不畏刀砍、锤击、月牙刀对顶(题图),甚至在灼红的火炭上行走也如履平地。有个不满12岁的小学生,练功仅一年,就能赤脚在尖利的碎玻璃堆上随意跳跃,脚板毫无损伤。一位老人可用自己的头发提起70公斤重物。更为奇特的是,有位瑜伽师竟能用眼皮夹着一条钢丝,下面坠着一块20公斤重的铅砣。
瑜伽体操是十九世纪末在印度兴起的一种新的瑜伽术。它以近代体操为基础,适当增加模仿鱼、蛇、虎、鹿等仿生动作,同时辅以调息、静坐等内功功法。这种把静功和动功巧妙结合的瑜伽体操,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生命力,受到青年人喜爱。
近年来,印度政府开始重视瑜伽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设有各种大小不等的瑜伽中心,每年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瑜伽教师。印度的广播、电视、报刊,也积极配合介绍瑜伽的功效,宣传瑜伽的研究成果。去年,印度教育部宣布,全国320所中央小学必须把瑜伽列入必修课,由政府委派有经验的瑜伽老师任教。北印度旁遮普邦昌迪加尔市所有的大、中、小学,全部推广了瑜伽静坐法。实践证明,瑜伽对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促使大脑智力的发展,都有着显著的效果。
自1976年开始,全印医学科学院把瑜伽应用于临床,同时在心理学、神经病学、解剖学、再生学、外科、妇科等一系列学科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经过对一万多病人治疗结果的调查证明,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好转和痊愈”。
印度瑜伽的奇迹引起世界性的关注,许多国家向印度政府提供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派专家到印度专攻瑜伽。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成立了瑜伽中心。一些国家著名的学者纷纷撰文、著书,对瑜伽进行学术探讨。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塞勒克博士说:“瑜伽已不再是占星者的巫术邪说,而是一门人类医疗保健的科学了。”
中国、印度同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印度瑜伽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气功的存在。由气功内功演化而来的气功硬功,以及其他武功绝技,也早已名扬五洲,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功夫”、“气功”等中文词汇在外国已成为外来词,被世界各国所沿用。中国气功在功法流派以及古代气功理论研究方面,早有丰硕成果。在数千年中印友好交往的漫长岁月中,中国气功与印度瑜伽交流互润,相互补益。
早在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不断地传入我国,印度瑜伽静坐法也日益得到传播。目前我国气功中广泛采用的双盘坐法,就源于印度佛教的“跏趺坐法”。
更值得追述的是,印度瑜伽师在两千多年前,曾作为印度人民的友好使者访问过我国。据《旧唐书》记载:“睿宗时,婆罗门献乐,舞人倒行,而以足舞极刀锋,倒植于地低目就刃,以历脸中,又植于背下,吹筚篥者立其腹上,终曲而亦无伤。”古代印度瑜伽师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在我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然,在印度瑜伽中也同样留下了中国气功的影响。公元十八世纪时,印度瑜伽师曾绘制过一张瑜伽静坐图。图中人体上标出7个神秘的中心。经查对,位置恰与我国古代独有的经络学说中任、督二脉上的泥丸宫、神庭、重楼、绛宫、气海等穴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这张图是中国气功家投桃报李,与印度瑜伽师相互交流的最好见证。
一位印度朋友说得好:“印度瑜伽和中国气功的发展,曾对促进印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如果印度瑜伽师和中国气功家能在瑜伽和气功的科学研究中携起手来,共同切磋,那将会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