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特别专题首页 频道列表

湿气重先健脾!湿从哪儿来,又从何走?看看中医解释

2022-09-160

在中医范畴,湿气是病邪之一,听到它你就会联想到阴寒、浑浊、黏腻等词语。进入秋季后湿气虽然少了一点,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感觉自己被湿气困住了,浑身不舒服。身上的湿气到底从哪里来?健康养生小编分享。

肾脏和脾是身体里统领“水液”的两个将军,它们能力很强,但是喜好却不一样,肾脏喜水,充足的水分能让它的能力增强,而脾却喜欢干燥,如果到了潮湿的环境中,脾就会被困顿住。

身体健康的时候,肾气充足,精微物质给肾阳提供能量,帮助水液分散到身体各个部位。此时脾也开始调动运化能力,让肠胃充分蠕动起来,营养物质都能进入血液和消化系统,过滤产生水。

就这样两个将军相互合作,共同维护人体水液平衡。但是,因为脾的能力会受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所以并非每个人都是健康的。

是不是湿气太重,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辨

身体沉重,肌肉力量弱

脾主肌肉,被湿气笼罩身体会有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肌肉容易酸痛,力量减弱,就像腿上绑了沙袋负重前行,走路很容易累。一般腿累的时候休息到第二天就缓解了,但如果是湿气导致的,连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虚弱无力的。

头昏脑胀,神思不清

湿气多了就像有雾迷在眼前,不仅觉得大脑被蒙蔽了,视力也会变得模糊,整个人有点呆滞、昏昏沉沉,不太精明的样子。如果你总感觉自己的头上像戴了一顶重帽子,神思不清,有可能是湿气太重了。

腹胀腹泻,大便溏稀

体内产生的水太多了,大便就像兑了水,排出来后是溏稀的,还容易粘马桶。而且自己总觉得肚子不舒服,有点胀胀的,不太想吃饭。女性朋友湿气太重的话,白带会变多,身上淋漓不尽。

皮肤瘙痒,反复湿疹

湿气反应在皮肤上就成了湿疹,有瘙痒、发红、长疙瘩等症状,而且湿疹容易复发,很难痊愈。只有体内的水液平衡了,多余的湿气代谢掉,湿疹才会好转。

湿气重,不仅会影响内部环境稳定,还会影响皮肤,带来多种令人不适的症状,此外,稍微一吃就容易发胖、经常关节疼痛、痰多咳不完、胸口闷、尿多,都有可能是湿气困顿引起的。

湿从哪儿来,又从何走?能不能不管它?

湿气从环境中来,季节变换雨水增多,居住在海边或河边,卧室背阴或处于地下,经常穿着拖鞋走水路,都可能给身体带来湿气。

除了自然界中的湿气,夏天常吹空调、贪吃冷饮和西瓜、爱吃海鲜,也会助长湿气。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人的精神能量也会变少,变得郁郁寡欢、低落沉闷。中医认为思虑伤脾,经常处在这种闷闷不乐的状态下,对脾阳会造成进一步伤害。

身体内外都会产生湿气,两种湿气相互影响,最后就成了一种黏腻的、沉重的病气,让脾阳运化失常,困顿不振。等到湿气越聚越多,想要驱散也会变得困难。

而脾阳损伤后其他系统也不能独善其身,首先是胃分解能力下降,经常胃胀、嗳气,其次是肾过滤负担加重,患者总是忍不住上厕所,最后都不敢多喝水,而饮水过少对肾和膀胱都有损伤。可以说脾阳失常后多种疾病都会接踵而来,令人烦躁不堪。

一物降一物,湿气重先健脾!

遇到湿气,很多人只想着赶紧把湿气赶走,各种除湿的方法用起来,但是现在脾阳能量不足,什么方法都是枉然,只有先把脾胃强健起来,湿气才能迎刃而解。所以,如果要问湿气的“克星”是什么,答案应该是健脾。

第一步:健脾胃

脾胃强,则消化能力好,脾一虚,湿气就来了,所以要先健脾,可以在中医指导下服用健脾力度大的中药,例如茯苓、白术、白扁豆等。平时还要饮食有节,保持七分饱,定时定量进餐,忌口生冷辛辣的食物。

第二步:祛湿

散湿、化湿、利湿都是祛湿的方法,比如说泡脚、运动、汗蒸,让湿气变成汗液排出,或者用中药从内部调理,让湿气慢慢减少,也可以多食用利尿的食物,让体液通过肾脏排出。同时还要改变居住环境,远离水边,搬离地下室,多进行户外活动。

第三步:补气血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效果不理想,可以再加上补气血,补充芝麻、桂圆、动物肝脏等食物,因为气血充足了行气更通畅,有利于消除湿气,还能提升脾阳和元气,让精神状态变好。胃口变好想吃饭了,肚子暖暖的,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在慢慢减少,很快会恢复健康。


湿气给人带来的黏腻、停滞感,从皮肤、口腔、排泄物上都能感觉出来,有的病症还比较难缠,反反复复不见好,非常痛苦,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湿气这个问题,它不仅威力大,还会和暑气、寒气、热火相结合,形成暑湿、寒湿、湿热之症。脾胃是健康的根,脾胃健康,人体才能吃好睡好,精神饱满。


图片报道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