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生态媒体首页 频道列表

脑萎缩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预防脑萎缩有哪些方法?

2018-11-12 20:556060
 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但是老年人多见。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痴呆症。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预防脑萎缩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萎缩的初期症状有哪些。脑萎缩的症状表现根据不同的病人会有所不同,但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点,来了解以下。

脑萎缩的临床症状

1、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病人变得落落寡合,不喜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脑萎缩增多,或啰嗦重复;亦可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变。

2、智能减退、痴呆

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致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杂言无章,终至完全痴呆。

3、记忆障碍

近事记忆缺损发生较早,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记忆力完全丧失。

4、全身症状

病变早期,病人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增生,甚或可见偏瘫、癫痫,或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预防脑萎缩的方法

1、注意自身保养

如: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身体,避免吸烟、饮酒,少吃高脂肪饮食等。

2、清淡饮食,大便通畅

便秘是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突发的最常见诱因之一,而脑血管意外对脑组织的损伤最为直接和严重,因此,中老年人保持大便通畅非常重要。平时可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便秘重者可配合饮用一些肠清茶、番泻叶等。

3、增加社会活动

用进废退,经常读书看报、写写算算,有规律地运转大脑,不断促进大脑神经及感官信息运动的活跃,刺激大脑皮层不断有新的兴奋点产生,有利于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推迟脑细胞的老化,延缓脑萎缩的进程。

4、积极防治血管性疾病

预防脑萎缩,应该积极防治某些全身性疾病,尤其是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专家提醒:已经在慢慢步入中年或者老年的人,经常性的做个定期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因为早期的治疗在各种功能障碍出现后6个月以内,此时治疗恢复为最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三个测试提前发现中风
“山雨欲来风满楼”,脑卒中(又称中风)也一样,发作前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如果能及时发现,科学应对,就可能“逃过一劫”。在此,为大家推荐三个测试,有助提前发现中风发作的蛛丝马迹。

0评论2021-03-11393

如何拯救受损的血管
“中国人群的心血管健康状态不容乐观。”不久前,在中国心脏大会心血管流行病与人群防治专题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其指出,我国具有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的人比例极低,分别为男性0.1%,女性0.4%,合计0.2%。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下文简称《报告》)也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总人数达3.3亿,心血管病死亡仍占据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不过,专家表示,只要有针对性地规避或改善相关行为,就有希望挽救受损的血管。

0评论2021-03-09891

血液黏稠不等于高血脂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人饭后容易犯困,他们大多体型较胖,平时运动较少,如果进行化验检查,大多会发现血液黏稠度高。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血液黏稠,但未必知道血液黏稠究竟是什么,甚至不少人认为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评论2021-03-08953

运动八周改善更年期抑郁
更年期的女性绝经后会感到诸多不适,甚至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近期,日本早稻田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适时适度增加运动对绝经后女性情绪改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0评论2021-03-05572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更易患老年痴呆
 据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李雯)美国《神经学》杂志网络版日前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推移,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易出现认知问题或患上老年痴呆症。这一发现或许有助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8年时间,追踪了414名72岁至92岁的老人。这些老人在研究开始时及此后的每两年通过认知能力测试,做一次老年痴呆症评估,并接受一次核磁共振脑部扫描。研究期间,共有97人被诊断患上老年痴呆症。其中,在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最多的31人当中,有12人被诊断

0评论2021-03-03999

坏胆固醇低于3.4最理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公认风险因素,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被称为“坏”胆固醇。研究发现,控制胆固醇水平升高是防控冠心病的关键举措,但坏胆固醇控制水平因人而异,并非越低越好。那么,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死亡风险才最低?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研究人员给出了答案。

0评论2021-03-01993

54321,骨松远离你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骨质疏松症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健康问题。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大楼,骨骼就好比钢筋框架,一旦钢筋出现问题,大楼就会岌岌可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谢忠建教授,总结了防治骨质疏松的“54321”口诀,向大家介绍如何保护好人体这座“大厦”。

0评论2021-02-23700